张店区体育场街道探索“老厂房”+改造供给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焕然一新 | |||
|
|||
今年以来,张店区体育场街道本着“留存东城记忆、赓续城市文脉、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以“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为推手,不断更新定位与功能,充分利用城区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供给模式提优,“老厂房+”改造模式深入探索 从办公到创意办公,不变的是场所的“筋骨”,变的是崭新的“风貌”和更合时宜的“功能”。体育场街道积极探索“老厂房”+改造供给模式,对标国内一流城市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原有废弃厂房的基础上,纳入升级改造,将破旧的建筑整饬一新,打造了多个“网红”科创载体及载体配套空间,实现了向“存量空间”争取产业发展“新空间”的模式转变。在运营模式上,已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国企、头部企业、第三方专业运营商等有效参与的建设投入机制,推动科创载体服务内涵不断提升。 二、运营内涵提质,文化创意产业焕然一新 作为淄博老城区最早发展的区域之一,乔庄片区亦成为老城区最早进行城市更新的区域。包括河东街十合院·庭院式新办公项目在内,乔庄片区已涌现多个创意办公园区,成为淄博主城区创意办公最为集中的区域。十和院庭院式新办公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变废为院”,在基本院落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院落文化理念,以“职住一体”为主要规划理念,兼有办公居住两种功能,优化办公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现了以创意带动文化经济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打造创意文化品牌集聚区。河东街十合院原为淄博金乔建安公司办公场所,改造前老旧闲置,居住社区密集,新老楼盘交叉,随着创业者对淄博更多元、更时尚、更有特色创意办公产品的新要求,十和院凭借在老旧院落上改造的神来之笔迅速“出圈”,解决了天然物理空间的限制,为破解老城区地块激活发展命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区域范本。 三、创新理念提升,“未来样式”模板映入眼帘 河东街十合院·庭院式新办公积极探索“未来样式”模板,实现“老树发新芽”,改造后的十和院庭院式办公成为老城区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将原有植物重新梳理,用乔、灌、草、花打造色彩与层次丰富的植物组团,保留长势较好的法桐、金枝槐、银杏等大乔木,补植高大乔木,突出了景观植物的多样性;以青砖黛瓦为建筑材料全面翻新旧有墙体,突出生态主题,辅以内容丰富、造型生动的彩绘方式,丰富园容园貌的精神内涵;在改造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建筑肌理,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功能错落别致而与周边地块建筑和谐统一的营造效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