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要闻
博山区呼应百姓心声打造绿色栖居高品质建设核桃林运动休闲公园——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典型经验之二

发布日期:2022-06-01 08:44:25 浏览次数: 字体:[ ]

    核桃林运动休闲公园作为博山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以满足全龄段人群运动、休闲、娱乐、观景等需求为导向,致力打造一座环境优美、景观错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品质公园,既是“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也拉近了对过去遥远的记忆。
    一、呼应百姓心声,建设山地公园
    公园位于原山林场北门附近,占地面积18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种下了30余棵核桃树,如今已枝繁叶茂,是周围居民夏天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故名“核桃林”。曾经的核桃林因长期无人管理而成为一处闲置土地,占地种菜、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一度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为切实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改变“脏乱差”面貌,提升群众满意度,博山区城西街道核桃林运动休闲公园建设项目投资430万元,多次召开设计方案征求意见会,充分倾听社情民意,将百姓的日常需求和愿景融入总体设计方案中,用绿植、广场、花径、健身设施等填补城市空白地块,建设荒芜地段,真正让老百姓“开窗有风景,出门有公园,散步有去处,健身有设施”。
    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走进山城博山,大小公园内的台地经过巧妙设计与精心建造,“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的景观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核桃林运动休闲公园规划设计以山城独具特色的台地景观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的将自然山坡修筑成景观平台,以台阶的形式逐层抬升,引导市民漫步各级各层广场平台,极具空间韵律美。植物种植设计着眼推动公园可持续发展和服务群众需求,以乡土树种为主,配置宿根花卉,最大限度降低管护成本。公园以周边500米社区为服务半径,围绕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生活服务,尊重群众意愿,提高绿色资源和开敞空间利用率,集体育健身、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为市民展现温馨宜居、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活环境。
    三、提升幸福指数,打造绿色栖居
    公园以宽阔道路绿地为切入点,改变传统封闭绿化模式,建设可进入、可享受、开放式的道路节点入口,面积约1000平方米。儿童乐园台地是广场内较为宽敞且平坦的一处景观,面积约1600平方米,通过利用台地、台阶、植物景观进行高差处理,打造儿童活动空间。广场南侧是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有五人制标准足球场及其他体育设施,24小时对外开放。园内现已栽植白皮松、樱花、海棠等1000余株,欧石竹、鸢尾、钓钟柳等地被植物3000余平方米;垒砌挡土石墙1400余立方米,安砌路沿石500余米,大理石压顶石500余米,回填种植土3000余立方米;计划安装百余盏景观灯,高低错落,色彩柔和,不仅发挥照明作用,也创造出独特的夜间美景,为居民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四、增进民生福祉,一枝一叶关情
    为使公园尽快呈现成果,区领导多次现场督导,街道领导亲自靠在一线处理协调问题,严把项目质量关,争取最短时间完成项目建设,提升百姓生活居住环境。公园独特的台地空间,加上有秩序地植物围合或覆盖,空间领域感强,也为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迥异的人群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建成后的公园将展现以樱花园、海棠园、梅园、雪罗园等为主题的园林式景观,搭配奇石景观和观景松树等众多景观小品,真正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场景。公园周边有机关小区、晨光花园、颜山国际、凤凰园等多个居民区,为“15分钟健身生活圈”提供了极大便利,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