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我来说变化 ——我和家乡共“成长” | |||
|
|||
市市政环卫服务中心 李琦琦 时光见证信仰,岁月磨砺初心。不知不觉完成了19年的求学之路,转变为一名公职人员。回顾自己成长的二十多年,认知在不断开阔,朋友圈在不断扩大,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20多年来,自己在不断成长,家乡也在“成长”。 拓宽道路,让交通更加便利。小时候老家的主路,由于人多车多,路面已经坑坑洼洼,晴天,车辆经过,尘土飞扬。每逢雨天,街道上就积满了水,街道两旁的商店参差不齐。现在,在政府的重视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在不断进行,街道两旁修上了下水道,街道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修成的花坛。夜晚,也有路灯照亮前行的路人,就好像是在照亮为了生活不断拼搏的打工人。 不忘惠普,让交通更有真情.还记得之前上小学的时候,客车上还有售票员在专门售票,每2小时一班车,错过上一班,就要等到2小时之后。后来,客车变成的新能源公交车,由10元降到了8元。再后来。车票降到了3元。有一次,乘坐公交车,当手机支付完成的时候,我一脸吃惊的问司机师傅说:“叔,您是不是按错价格了,怎么才刷了3块钱,之前不是8块吗?”。当时司机师傅笑着和我说:“你这是几年没坐咱们这班车了,咱们这辆车很久之前就是3块啦”。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是时代的进步让家乡的公交价格不断下调,新能源汽车也走进人民身边,真正实现了用心服务传真情,惠民交通洒文明。 强化教育,让育人更有温度.还记得之前自己小学的时候,学习书桌都是用哥哥用过的木桌,每次寒暑假都要父亲来回搬送桌椅;冬天都是在教室内烧煤取暖,穿着厚厚的棉衣,手脚依旧会冻到发痒发热;前几天问起家里的侄子,现在教室里不仅配备多媒体、投影仪、空调、课桌、暖气,还有整洁明亮的教学楼、平整宽阔的塑胶操场……教学质量和氛围也有了很大的好转。不禁赞叹,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 就医保障,让生活更加幸福.在老家胡同住的时候,经常听见邻居伯伯家唉声叹气的说:“得啥别得病,进啥也别进医院”,因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小便被灌输一种小病不治,大病能撑则撑的心态和思想。原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善,各项医保政策精准落地,惠民举措持续发力。医药机构省内异地刷卡结算、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打实的工作回应着群众期盼和需求,看得见的变化刷新着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群众就医负担减轻了,全民健康水平自然显著提升。 祖国在发展,家乡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相信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加富裕、美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