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377号 关于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的建议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377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城市管理局
答复时间: 2023-11-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市政协十次会议委员

1302377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停车难”问题已成为群众反映较为强烈、诉求较大的社会问题,智慧停车工作关系着民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顺停车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系统完善的停车管理制度体系。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主城区停车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拟近期召开全市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会议,明确各个相关部门机动车停车管理及停车场、停车设施管理的职责界限。

(二)做好停车资源普查梳理统计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对全市公共停车资源开展普查,汇总公共停车资源台账信息。截至2023年7月底,我市共有各类停车位507546个(公共停车位135210个,非公共停车位372336个)。公共停车位:135210个(构成情况:公共停车场车位70195个+路内停车位23511个+路外停车位34887个+错时车位6617个)。公共停车场405处(其中智慧停车场347处,占比85.7%,智慧停车泊位67762个,占比50.1%)。非公共停车位:372336个,非公共停车场1134处。

(三)因地制宜,增加供给。全市各区县在对辖区内停车资源情况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台账,见缝插针,统筹兼顾,不断挖掘停车潜力,针对每一区域一事一议,每一条道路都一路一策,拿出切实可行的增加车位供给方案。

(四)警城联勤,协同整治停车乱象。运用“警城联勤”联合执法模式,常态化开展“乱停车”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定期开展私占车位、私装地锁、“僵尸车”清理等整治工作,同时重点路段加大对摊点、商贩占道经营的查处行动。减少车辆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的现象,解决“有车无处停、有位不能停”的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

(一)聘请专业团队,把准问题命脉,探讨解决措施。近期,市城市管理局计划聘请相关专业团队,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区分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遵循“建筑配建停车为主,社会公共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出台主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二)补齐短板,增加车位有效供给。一是内部挖潜,挖掘开发地上、地下潜力空间资源,建设多形态停车场,扩大泊位供给。合理利用已有车位,在对停车资源进行全方位普查、摸清停车设施供给与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提高已有车位的利用率。二是应划尽划,结合全市道路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停车需求。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商业区、居民区的车位所有人、管理人探索错时开放、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等经营模式,提高现有停车泊位利用效率。

(三)智慧共享,高效运转。利用搭建数字化城管“运管服”管理平台。一是制定统一标准并开放数据接口,各区县、功能区按照标准接口分别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实现停车资源数据信息共享,科学引导停车,促进静态交通高效运转,逐步实现停车管理“一张网”。二是开发停车APP。整合接入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沿街房停车泊位、道路停车泊位及商业停车泊位资源,建立完善多层面、广覆盖的静态交通停车诱导系统,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服务,实现主城区“一个停车场”。

再次感谢您对停车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关于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的建议 杨 刚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停车难问题以及因停车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以张店区为例,“五一”期间,随着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大量游客涌入八大局市场、浅海等网红点,导致周边交通严重拥堵甚至瘫痪。停车难不仅成为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突出难题,也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问题分析 经调查,停车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规划不合理,配套建设不足。由于城区传统发展布局,导致人流、车流和物流过度集聚,由此产生的强大吸附力加剧了汇集趋势。此外,因停车位建设预见性不足、规划设计不合理、建设投入不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严重不足,导致了停车“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二是违法占道、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在商场街、水晶街等城区繁华区域,摊点、商贩、商业宣传活动等占道行为比较突出,严重挤占了停车资源,不仅占用大量城市道路,更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交通事故逐渐增多。因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归交警管理,摊点、商贩等占道归城管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导致停车难的问题久拖未决。 三、建议 1.合理规划,加大投资。建议将停车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和综合交通发展方向,结合居民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和管理政策,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投资,多渠道解决投资力度不够的难题。 2.智慧共享,有效利用。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开发集停车备案、违停执法、电子票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停车互联网平台、APP、微信小程序等,让全市公共停车位实现联网共享,做到有效调度、合理利用。 3.立体停车,扩展空间。在城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停车必须改变传统的平面停放模式,变平面为立体,建议学习宁波市立体停车模式,将立体停车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缓解部分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